闪光少女:请对世界温柔以待

杂感

一个普通人对另一个普通人最大的温柔就是搞明白对方的追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然后尽己所能互相成就。

一、闪光少女

闪光少女是啥?尽管这个名字看起来像是一个热血动漫/女团/服装品牌/其他奇奇怪怪的东西,但它其实是 2017 年的一部电影。上个月看了《闪光少女》之后,发现这里面有一些以前没有考虑过的有意思的问题,最近有时间整理一下,发上来供大家讨论。

《闪光少女》海报

中夏音乐学院附属中学分西洋乐和民族乐两大学院,这两个学院历来看对方不顺眼,西洋乐学生嫌民族乐学生土,而后者又觉得前者装。高二扬琴专业的陈惊小姐姐喜欢上了高三钢琴专业的王文学长,在表白被拒并遭到嘲讽后,陈惊一气之下打算组建乐队来向王文展现民族音乐的风采。然而除了男闺蜜李由的帮助外,大多数学生都忙于学习不愿参加,陈惊走投无路只能去拜访(此前不愿意搭理的)502 宿舍性情古怪的四位二次元少女。

为了取得她们的支持,陈惊和李由不得不努力去理解她们的内心世界、理解二次元古风音乐,在替樱仔撑腰、漫展演出等一系列事件中走向磨合。先前停办的学校民族乐团逐渐恢复了原有的编制并与学校交响乐团在「斗琴」中打了个平手,在后者的帮助下他们获得了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的机会,为听众展现了民族古典音乐与二次元古风音乐相结合的视听盛宴。

二、圈地自萌

众所周知,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碰撞借用音乐的语境来表达,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闪》有新意的地方在于,剧本加入了二次元文化的元素,让我们从二元对立的叙事中能够抽身,在更高层次上看待文化群体之间的冲突。

西方古典音乐嫌民族古典音乐太土,民族古典音乐认为二次元古风音乐太奇葩,他们又都觉得孙大爷唱的《大花轿》这类(更通俗的)流行音乐太俗。我们通常会采用「鄙视链」来概括这些关系,但鄙视总是相互的,不尊重别人的兴趣爱好的同时必然也无法赢得别人的尊重。我更愿意用「圈地自萌」来描述这些关系,每个文化群体都否定其他群体兴趣爱好的价值,减少了互相的交流并「圈地自萌」了起来。

然而我相信,总是会存在一些像陈惊和李由这样的人,他们虽然置身局中但却有着足够开放的心态,在不经意间促近了不同群体之间的理解。如何让原本不能互相理解的群体实现相互理解,这也是一个文艺电影经常要面对的难题,但是《闪》在展示困境的同时给出了一个可能的答案,并且运用喜剧的叙事达成了一个(至少是想象性的)和解。

三、讲道理

困境当前,第一种出路是讲道理,例如民族乐把「老祖宗」搬出来说话、提出「传承与发展」等概念,都是在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希望(更加主流的)西洋乐能够理解。但是有意思的是《闪》一上来就把讲道理范式解构地淋漓尽致。在影片开头,大提琴手四眼仔发了一条嘲讽民乐老土的朋友圈,招致民乐同学的一顿暴打。然而他们想让四眼仔认错的时候,却是去让他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多少让人哭笑不得。

四眼仔被打

这个镜头说明,讲道理其实也反映了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困惑——他们也不知道怎样才能让西洋乐学院真正尊重他们。事实上,强迫他们接受很多话语其实和把他们按在地上打一顿没有什么明显区别。

四、反萌二

另一种出路在于亚文化群体试图主动弱化冲突以减少主流文化的负面意见。在豆瓣上,《闪》受到了很多关于二次元文化呈现方式的批评,这些批评认为《闪》刻意呈现了二次元文化中非主流的一部分(例如,502 宿舍过于华丽的装扮),表现的是「萌二」而非真正二次元的价值观。根据萌二的萌娘百科词条,萌二一词用于描述那些对二次元文化盲目狂热因而容易招致他人反感的群体。一部分自诩成熟的「反萌二」群体希望与他们划清界限,通过旗帜鲜明地反对萌二们建立心理上的优越感。

陈惊在挂饰琳琅满目的 502 宿舍中不知所措

但我们也不得不发现,二次元区别于三次元文化的一种追随自己内心的「燃魂」确实在萌二身上得到了最突出的体现,对萌二的异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二次元文化本身的特质,并且反萌二的行为实际上助长形成另一种形式的圈地自萌。

五、热爱是一种寄托

既然前面的两种范式都无法达到他们的目的,那么《闪》给出的答案是怎样的呢?

首先要看到,两个学院的冲突在影片中是作为背景基调出现的,它像一块灰色的幕布,它的张力让观众习以为常;但陈惊、李由和四位二次元少女之间的关系却一直处于动荡当中,陈李二人对二次元古风音乐的理解逐渐深入,二次元少女才是推动剧情发展的核心人物

在贴着「人类退散」的 502 宿舍陈惊与四位二次元少女第一次见面,夸张的描写给她们定下了性情古怪的基调:小霾(古筝)高冷不可一世;贝贝(琵琶)和塔塔(中阮)浓浓的中二少女风;樱仔(二胡)几乎不与他人讲话,交流全靠手机打字……陈惊用手办才勉强收买了他们。

但当陈惊看到三位小提琴专业的女生抢樱仔的日记看,对其中细腻的情感表达嗤之以鼻,把樱仔欺负地团团转,她立刻就愤怒了!她抄起三条琴弓作势要掰断,说:

「大家都是年轻人,都有想要珍惜的东西这事好笑吗?只不过她写进日记里,你们装进琴箱里,既然你们可以不打招呼就拿出来笑话,那我也把你们珍惜的拿出来把玩把玩咯?」

陈惊替樱仔撑腰

陈惊明白了樱仔的性格何以如此,明白了二次元少女内心世界中的执念为何,同时也取得了樱仔的信任。紧接着,李由发现小霾就是 Bilibili 平台知名博主千指大人,作曲水平一流;贝贝和塔塔饱读诗书,负责古风填词;樱仔熟知夏商周以来所有乐器演变,精通古风配器;这些是她们在乎的东西,她们为原创二次元古风音乐倾注了无数的精力

小霾向陈惊介绍她们的二次元古风音乐

影片又通过简单的几个镜头点缀了几位二次元少女的三次元生活:或是双亲工作忙碌缺少陪伴,或是家长亲戚对专业前途的不认可,或是同学对二次元爱好的偏见……三次元生活中的种种不利因素使她们把情感寄寓在二次元的音乐创作中。而陈惊本人呢,虽然学扬琴是母亲的安排,但十一年的陪伴也足以使人与乐器间结下深厚的感情。

陈惊想通了!所谓热爱,不过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心之所向,行之所往;热爱不接受理性的规训,可以像二次元少女一样不具备他人看起来「合理」的原因。而生活本来如浮舟于海面,没有一定的目标和方向,我们把情感寄托于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是灯塔,它赋予了所有事物的价值。

六、先理解,再融合

所以,想要突破圈地自萌的困境,唯一要做的就是先放下文化群体的重担,回归到一个个具体的人本身,去理解是怎样一种独一无二的情感造就了这个人独一无二的热爱。我们选择了不同的文化,但我们的情感是可以共鸣的,当我们互相看到对方心中的图景的时候,融合也就水到渠成了。

李由阻止了又一次的肢体冲突,也不再讲大道理,转而提议两院进行音乐上的比拼。钢琴对扬琴、竖琴对古筝、小提琴对二胡、中/大提琴对琵琶和阮、低音提琴对马头琴、长笛对竹笛、小号对笙、单簧管对箫……「斗琴」把影片推向了高潮,但斗琴的结果并不在于分出胜负高下,而是学校决定将那道把两院分开的铁门进行拆除。铁门拆除后,铁门所象征的二元对立也慢慢消解,那个从前一脸黑线的首席小提琴郑有恩也会在闲暇时透过窗户观看民乐同学的排练,也会在 Bilibili 平台上关注「2.5 次元乐队」。通过斗琴,两个学院意识到了各自的乐器都是自己所热爱的事物,学会了互相承认和互相尊重。

楼道斗琴

当然了,其实我们有时也会看到一些自上而下的「文化融合」「打破次元壁」的口号,但它们常常会导致一种过于朴素的融合——简单地求同存异,只保留那些相同的元素,不去深究差异背后的情感与志趣。相反,先理解,再融合,才能突破以往范式的问题,真正打破根深蒂固的成见。

七、还要去创造

不仅如此,基于深度理解的融合一旦实现,它所迸发出的创造力是惊人的。交响乐团帮助民族乐团获得了进入国家大剧院的工作牌;小霾发挥作曲技能把气势磅礴的《逐日》改编为民乐合奏;孙大爷从尘封的仓库里找出了缺失的编钟,并以苍劲有力的音色演唱了乐曲的引子;贝贝和塔塔拿起了电吉他,给乐曲加上了电声的亮色……

演出剧照

当然了,《闪》给出的仅仅是一个想象性的和解,这一方案看起来可能过于理想化,但它是每个人力所能及的事情。你我都是普通人,普通人互相看不起确实是世界的常态。但我们也要知道,一个普通人对另一个普通人最大的温柔就是搞明白对方的追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然后尽己所能互相成就


站内评论

邮箱仅用于回复提醒,不会公开展示


站内评论加载中……


站外评论

站外评论加载中……